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米乐m6 > 米乐新闻 > 米乐m6
  mlxw

米乐新闻

米乐m6

行业认证动力源2022年年度董事米乐m6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2023-06-09 次浏览

  2022年,公司坚持聚焦主业,持续围绕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坚持“一大三高”经营策略。报告期内,公司依靠其在电能转换及能源利用领域多年积累的电力电子技术持续发力,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35,617.23万元,较上年同期104,193.33万元增加31,423.89万元,增幅30.16%,净利润-1,409.81万元,较上年同期净利润-14,731.10万元,减亏13,321.29万元,减亏幅度达到90.43%。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的爆发,经过多年的拓展和本地化布局,海外业务在2022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印度动力源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的氢燃料电池配套电源也在海外取得了订单和收入的双重增长。国内业务除了在已有行业和领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公司对于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客户的拓展也在同步积极开展。

  2022年,公司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研发优势,完善充实产品序列,在数据通信方面,完成基站叠光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为节能低碳行动提供新方案;在绿色出行领域,稳步开拓氢燃料电池的配套产品升级,提高车载设备产品稳定性;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光伏产品的全面转产及智能化升级,并成功通过CQC认证及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名录,进入光伏逆变器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

  报告期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公司不断坚持在内部运营和管理方面积极改善和提升,包括梳理公司研发资源,提升研发效率,利用现有技术平台优势,持续提升公司平台响应速度和发挥平台的集约化成本优势;在供应链端,积极克服长周期物料的交付困难,持续改善和提升物料交付能力,从而保证公司整体生产效率和订单交付;在工艺和生产制造端,持续优化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发挥智能工厂的优势,提升全面交付产品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同时,公司坚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报告期公司开发并成功上线了销售管理(BPM)系统二期和售后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销售和售后的全流程管理,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同时加强长周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进一步提升资金效率;在资本市场方面,2022年公司为推进战略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启动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计划,加速助力车载项目与光伏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对于通信基站能效和易用性的迫切需求,持续围绕“模块化、智能化、物联网化”的经营策略,不断迭代产品技术,秉承着更高效、更智能、易维护等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2022年初,公司推出75A系列模块化电源和6KW系列5G智能微站电源等新产品投米乐m6入市场,并开发了具有自主专利的智能叠光系统,该款产品能够满足基站、机房、数据中心以及边缘网等多场景节能需求,并已经在中国移动600941)、中国铁塔实现规模销售,完成近万个光伏基站、两个光伏数据中心园区建设,为数据中心提供柔性可靠、安全高效的绿能接入方案。

  报告期内,作为国内通信电源主流供应商,公司相继中标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中国电信601728)等运营商和铁塔公司集采项目及湖南等地方省份的联通非集采开关电源项目并签署采购合同,业务覆盖国内三十多个省份。同时,继续履行批量交付已中标的中国移动2021年至2023年组合式开关电源框架合同产品。虽然受到5G运营商建设进度放缓、原材料供应短缺等影响,但公司积极部署发挥各平台力量,保证交付有序进行,2022年通信电源业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同时在《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行业节能需求带动下,积极开发智能储能、直流叠风等系统,以满足客户节能和节碳需求,源源不断的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继续围绕“高效率、智能化和集成化”这一发展方向,深挖数据中心行业客户需求,抓住“新基建”“东数西算”这一巨大市场机会,不断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2022年,公司成功在腾讯数据中心云服务商、曙光超算中心等重要数据枢纽部署高压直流等产品;与百度、京东等云服务厂商完成服务器整机架电源合同并交付完毕;与浪潮、新华三等主流服务器提供商保持良好沟通,数据中心产品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稳定的用电保障,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为国家数字化建设进程添砖加瓦。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丰富完善海外产品销售种类,为海外客户提供集电源系统、智能锂电、混动系统、监控系统及云平台于一体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成为海外网络能源能效管理专家。

  2022年,在海外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继续发展“本地化”,逐步建立并完善本地化团队管理制度,全面启动马来西亚子公司和墨西哥子公司的设立工作,以便更好地辐射周边区域市场。报告期内,印度子公司以通信电源为核心业务,积极拓展、深耕印度市场,销售额大幅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为2022年海外通信电源业务的营收增长以及后续营收的持续稳定增长贡献了较大力量。

  在海外大客户开拓方面,公司继续推进“客户群高端化”经营方针,聚焦欧美运营商集团以及三大主设备供应商,积极接触并参与沃达丰、西班牙电信、诺基亚、爱立信等高端客户的招投标项目,取得了有效进展,为后续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积蓄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稳定供应国内外主流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2022年,为国内某燃料系统集成商提供的大功率隔离型DC/DC用于上海市临港区T2轨道交通线,也是国内首次开拓城市轨道交通氢动力的应用场景;中标国内某客户燃电DC/DC采购招标项目,进一步扩展车载设备产品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空压机控制器系列产品的持续升级,将配置空压机控制器的燃料电池大巴车和物流车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场所。同时为应对燃料电池向叉车迈进的市场趋势,在此基础上,公司开发了燃料电池集成化多合一控制器产品,并于年底通过了国内知名企业的测试验证工作,正式迈向了多品类、多规格的集成化平台趋势。多项新型产品填补了燃料电池应用领域空白,也使得产品线逐步趋于完整,进一步推动氢燃料电池的加速发展。

  报告期内,完成了多项政府及行业协会项目的申报,上榜创新型绿色技术推荐目录,荣获2022年度“创新技术金球奖”,荣获2022氢燃料电池产业50强,“中关村氢能产业协会会员单位”称号,“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理事单位”的称号,荣获2022年势银未来奖燃料电池产业50强。进一步确立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市场地位,也为后续业务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新一代车载电源研发,并成功中标国内某重点乘用车车企项目,车载电源产品(DC/DC、三合一电源)供货上海数家辅驱集成商和商用车企业,市场表现良好。

  2022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可靠性测试、环境测试实验室,严格把控质量,为公司全面布局电动汽车领域,开拓乘用车市场打下坚实的技术与产品基础。目前新一代三合一车载电源OBC(6.6kW)+DC/DC(2.5kW+2kW)+PDU已进入B样机阶段且进展顺利,该产品符合功能安全和AUTOSAR设计要求,技术指标业内领先。与此同时公司商用车三合一电源OBC(3.3/6.6kW)+DC/DC(1.5/2kW)+PDU也完成了技术升级,已完成了B样机开发,性能领先,拥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已对接多家商用车整车厂。为公司全面布局电动汽车领域,开拓乘用车市场打下坚实的技术与产品基础。

  2022年,公司依托现有在防护等级和功率密度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风冷充电模块和液冷充电模块,全面布局电动汽车领域充换电产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以充换电设备为主体,充电场站建设方案和模块板卡配套解决方案为两翼的电动汽车充换电产品体系,为充换电运营企业、充电桩制造企业、交通基建投建企业、物业商业服务企业等提供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交付运行国网广汇120KW直流桩、中交地产000736)华北区域年度充电桩框架采购等项目,为多个城市的城建项目提供交流桩充电设备及液冷充电模块设备,另外在雄安新区、四川、湖北等区域,也取得标杆工程及批量销售订单,获得“2022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核心模块品牌奖”、“2022年度中国十大充电设备品牌企业”等荣誉称号。为后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各型号充换电柜及核心部件的新产品研发、测试及量产,其中包含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工业级控制系统、Linux、系统的控制平台、500W仓控电源、二合一充电管理单元的电源,以及高可靠性的液体消防备电电源等产品。成功研发3.0智能换电柜产品。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选配方案,充分满足不同的客户和场景的充换电需求。

  公司作为业内具备全套核心部件开发能力的主流设备供应商,能够为其他充换电柜集成厂商提供充电模块、整流电源、柜控电源等核心部件。针对退役换电电池也推出了梯次利用方案,满足电池在通讯基站等场景的备电使用。

  2022年,公司持续为中国铁塔公司、滴滴、美团等业内主流的换电运营商提供充换电柜等成套产品,多次中标中国铁塔充电柜、换电柜招标项目。同时携手铁塔能源等单位承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防控科技攻关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光储产业链中分布式光伏新产品的开发与原有产品的迭代。在产品开发层面,完成了原有逆变器产品的转产以及智能化功能的升级工作、功率控制芯片产品的替换工作、完成逆变器样机优化及逆变器降成本样机测试、完成光伏智能安全控制器产品测试工作,使得智能化系统监控能够满足所有分布式场景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逆变器户用系列产品顺利通过CQC认证及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名录。2022年底产品顺利进入国家电投2022-2024年光伏逆变器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预示动力源Overcome系列逆变器产品具有为国内最大光伏项目开发企业提供产品的机会。

  在市场拓展方面,与各省市中国光伏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交流基础。与国际能源网,光伏资讯导航,北极星,光伏产业网等媒体进行了充分的品牌宣传并初步建立业务合作。同时完成重点战略平台客户的开发,签约数家安装渠道战略客户及重要合作意向客户,与多家国企及民企平台签署合同并达成实际销售订单。先后获得“2022“电源工业杯”中国电源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好光伏光伏逆变器技术突破奖”“2022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年度创新企业奖”等荣誉称号。随着公司产品得到光伏主流协会的认可,户用光伏产品的市场布局将持续展开,销售渠道不断延展,未来将在海内外同步铺设,将有助于公司业绩大幅度的提升。

  随着国内外光伏电站建设需求持续增长,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行业内单晶拉晶及硅片产能扩张提速,单晶硅行业的扩产带动单晶炉工业电源需求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工业电源行业,进一步拓展业务方向,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了解行业痛点,紧抓客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不断提升产品可靠性和质量及技术性能指标,利用产品性价比较高的优势,持续拓展行业内市场和扩大业绩。持续维护与老客户隆基、晶科、高景等的合作关系,完成双良、宇泽等新客户的拓展,并签订采购合同,继续扩大工业电源业务市场占有率。

  公司智能疏散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机场、石油石化、公民建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022年公司围绕行业特点应用场景,深挖现有重点目标市场和行业客户需求,不断提升现有重点行业细分市场的占有率,通过技术提升与创新,研发和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电源产品,努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电源产品解决方案,报告期内,中标南京地铁、苏州地铁、哈尔滨地铁、长春地铁、天津地铁、青岛地铁、武汉地铁、长沙地铁、首都机场、白云机场600004)、柬埔寨暹粒国际机场、中国移动信息港数据中心项目、河南移动数据中心、天津移动数据中心项目、华为淄博数据中心项目、北京友谊医院等重大项目,使得备用电源和智能疏散产品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销售业绩稳步增长。为公司后续在智慧消防领域拓展市场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报告期内,迪赛子公司持续秉承“精品、聚焦、提效、提速”经营方针。优先服务核心客户,强化利润指标,持续内部管理优化。

  3600W定制电源项目实现量产,是公司历史上单机功率最大的定制电源产品,对公司定制电源的技术提升有实质意义,取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将带来持续的订单需求;在特种电源领域,某款定制产品出货量突破5000套,是特种电源行业单一型号出货量最多的产品。同时,公司进一步完成120W四分之一产品系列、1200W/12V大全砖等产品的研发及转产工作。增加公司产品序列,为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做好技术储备。

  报告期内,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迪赛子公司针对当前及未来行业市场主流需求,研发定制化交流模块路标产品,将在未来给公司带来可预见性的业绩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源领域的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电源研究院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依托在电力电子行业积累的宝贵经验及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完成了多项技术和产品研发,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其中,高效通信电源模块整机转换效率超过97%,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于报告期内批量生产,并落实交付;48V基站叠加光伏适配器已开始批量供货,为站点节能提供了良好示范效果;30kW宽范围恒功率风冷充电模块,其功率密度达到3561(瓦/升),具有很强的技术竞争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高密度隔离燃料电池DC/DC成功与轨道交通和地面发电适配,并通过CE和UL认证以及电磁兼容性等级认证,客户端表现优异,已大批量实现交付。高密度多合一非隔离系统实现了和客户氢燃料电堆的一体化集成,整车布置的结构更紧凑,也避免了由于分散布置引起的引线电感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整体技术水平。30kW光伏逆变器成功应用于户用光伏发电场景,已完成批量生产、CQC认证,并成功进入工信部名录和大型国企产品名录。报告期内交直流转换技术平台全面运行,进一步提升在数据通信、绿色出行以及新能源应用领域的产品和技术竞争优势,为保障公司经营业绩提供有力武器。

  2022年,中试平台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围绕公司重点经营项目,持续提升能力短板和不足,进一步围绕重点产品开展可靠性验证及工艺水平提升、产能提升等工作米乐m6。

  检测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满足光伏逆变器、燃料电池DC/DC等产品的试验验证,完成相关系列产品的各项国内、国际行业认证工作,协助项目组进行技术攻关。完成了力学环境可靠性、气候环境可靠性、IP防护等级、特殊环境可靠性、EMC电磁兼容测试、电机性能台架、对拖测试台架、机械性能实验室、半实物仿真平台、测绘实验室等实验室的相关测试工作,为公司产品的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泰尔认证中心的三体系监督审核(ISO9001认证、ISO14001认证、ISO45001认证)以及NQAIATF16949认证。顺利完成多个产品和相关行业认证资质工作,进一步为公司产品质量把关。公司本着“查漏补缺、全面布局”的思路,针对公司各质量流程设置专人专职负责,主要是从研发质量、物料质量、生产质量和测试质量四个方面,深入过程管理,从全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安徽动力源作为公司生产基地围绕年度规划和交付需求,以质量指标为中心,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加大生产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改造,有力的保证了订单按期按质交付。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对现有供应商施行分类管理集中采购,扶持A、B类供应商,发挥每家渠道的优势,同时开发短板类物料供应商。推进国际进口器件国产化验证和替代,提升交期保障和降低原材料成本。在研发设计方面,从控制器、板卡、PCB、主BOM及程序等方面完成千余笔订单产品标准化,有力的支撑了生产。在信息化方面,持续推进落实MES/WMS系统,组织SRM供应商开发条码系统及调货功能,深化ERP系统中MRPⅡ运算的逻辑,引入预测功能,减少在产订单,为公司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交付效率、提升质量水平提供有力的IT支撑。2022年公司顺利完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GB/T19001-2016、GB/T24001-2016、GB/T45001-2020)的集中式审核,完成新能源电控电源产品的IATF16949-2018体系工厂审核。

  2022年下半年,根据公司的战略布局,结合目前新业务的研发投入和发展进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司新业务快速发展,公司正式启动了再融资工作,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拟投资于车载电源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光储逆变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2022年8月9日、2022年11月25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了该事项,2023年2月23日,根据注册制的相关要求,公司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审议修订事项,同步披露相关公告,目前,项目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尚需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计划的启动将有助于公司新业务的产品序列完善,技术升级、销售渠道得以迅速拓展以及产品生产制造的全面提升,实现公司对该两大业务领域的全方位布局。若能顺利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将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促进发展战略的稳步落实。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方向由数据通信行业逐渐拓展至绿色出行、新能源的电能转换与能源利用,并形成了以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为核心的三大核心业务,实现了公司的业务多元化转型。面对技术加速迭代、行业竞争激烈、复杂的国际关系,公司秉承“聚焦主业”这一核心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相关领域中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守初心,深研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凭借二十八年深厚的技术积累,持续围绕提升客户需求满意度、推进产品创新、技术迭代而努力。公司在相关领域技术平台、产品开发和研发团队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能源转换方面,已开发出覆盖全拓扑结构、全功率范围的电源产品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加强能源的利用率,成为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主流供应商,相关技术和产品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等方面均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有职工2132人,其中科技人员769人,科技人员占总人数比例36.07%。公司拥有完善的技术人员储备制度,培养了大批行业内高精尖的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建设,形成了一套适合动力源的全流程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管理体系。保证了公司具有很高的产品创新与开发能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有效知识产权四百余项,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是行业内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公司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拥有全面的中试中心与实验验证体系,不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作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强有力的保证手段。近年来,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了符合ISO/IEC17025国际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的可靠性验证实验室。

  报告期内,持续开展产品测试规范、测试用例的修订和增补工作,完善自动化测试平台,提高重点项目自动化测试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开展工艺实验室二期建设,配置新的实验设备,逐步建立失效分析能力;持续优化产线配置;自研开发重点产品调测系统,开发实时性测试数据监控系统,拓展更多的应用领域,进一步完善公司装备开发能力。为产品在行业内的创新进取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在电力电子设备行业深耕多年,在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等业务方面都有长足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布局。公司产品覆盖了用户的全部电力电子产品需求,可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能源优化解决方案及相应的产品支持。公司对产品的可靠性具有严格的要求,保障了产品长期稳定运行,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树立了较好的市场口碑,产品的宽度和深度也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坚持聚焦于电力电子技术行业,已形成成熟的产品标准与技术开发体系,在业务实践与拓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成立二十八年来,公司将丰富项目管理和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归纳,培养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经验丰富、充满激情的研发、营销与管理人才,组建了具有丰富行业经验、高级职业素养和充分远见卓识的经管层,管理层深谙行业发展特点和趋势,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使公司技术实力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质量、企业文化、技术实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行业地位。从而使公司具备了较强的行业拓展能力,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公司把握行业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已在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完善的销售及服务机构。与此同时,公司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构建与海外渠道伙伴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海外市场本地化销售及服务网络建设,现已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区设立销售及服务机构。依托于遍布国内外的销售及服务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全球市场,有序推进产业布局,提升全球营销、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影响力。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工程实验室,连续多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标准创制突出贡献奖、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奖项。报告期内,荣获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认证、安全生产许可认证、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建筑业企业资质认证;取得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北京市诚信创建企业、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荣誉。动力源品牌已成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推力。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动力源品牌(DPC)已经是北京市著名商标,凭借着产品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多年来在行业内树立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赢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利用品牌优势将公司做大做强。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规定,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中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涉及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和新能源三大领域。包含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业务、备用电源智能疏散、节能业务等细分产业方向,所属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如下:

  公司数据通信业务致力于电信行业、专网行业、数据中心等电源产品的开发,通信领域是公司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数据通信产业主要细分为国内、国外通信电源市场和数据中心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承压,5G建设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目前5G基站总量已达到231.2万个,占全球比例超过60%。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5G建设在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正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我国5G发展渐入佳境。未来3~5年将是我国5G商用和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攻坚期,随着5G商用化的持续推进,5G相关无线及网络设备相关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迎来较大增长空间,配套产业上游通信电源需求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

  针对未来5G通信电源市场的行业机遇,公司在5G战略定位做出了最新一轮的部署。作为国内通信电源主流供应商,始终紧抓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对于通信基站能效和易用性的迫切需求,继续围绕“模块化、智能化、物联网化”为发展目标,持续迭代产品技术,确保更高效、更智能、易维护等技术优势,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有230多家运营商推出了5G商用服务,共部署了300多万个5G站点,5G用户数达7亿。5G的商用化已在全球拉开序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5G网络覆盖率稳步增长,全球用户数量达到近10亿。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的预测,2023年全球5G市场规模将达145亿美元。2026年全球5G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370亿美元,2023~2026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Omdia指出,许多即将开通的5G网络将来自非洲、中亚、南亚以及拉美地区的低收入市场。到2023年底,印度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5G市场。

  2023年,全球经济有望复苏,为海外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公司将聚焦欧洲、非洲、拉美等重点区域,重构营销队伍、增加拓展投入,谋求更大突破与发展。在持续贯彻落实本地化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加快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全面布局、细化业务、丰富手段、积极拓展,加速构建全球营销能力平台、真正实现本地化覆盖,大幅提升客户体验、持续扩大品牌号召力,支撑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东数西算”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预计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数据中心、5G能耗动态监测机制基本形成,综合产出测算体系和统计方法基本健全。在数据中心、5G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全面支撑各行业特别是传统高耗能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总体目标,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数据中心产品将继续围绕高效率、智能化和集成化这一发展方向,深挖行业客户需求,抓住“新基建”“东数西算”这一巨大市场机会,不断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绿色出行是公司近年来战略布局的新兴产业方向,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目标,新能源车的研发和利用成为新兴行业,公司利用相关电力电子行业的丰富经验,迅速扩展绿色出行相关业务。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动实施,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2025年全国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将分别达到72%、35%、20%。《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等。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扩大内需政策导向,提出大力支持2023年新能源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促消费的提出,将进一步加速我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2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汽车市场渗透率达25.0%,同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全球占比高达63%。2022年全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零售量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达27.6%,较2021年提升超12个百分点。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总体狭义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36%。

  近年来,动力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车载电源及充换电设备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不断了解客户需求,完善产品多元化、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在保证重要研发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的基础上,有目标有策略地开拓新市场和新应用,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动绿色出行板块业务大放光彩。

  2022年,氢能源产业链飞速壮大,得益于国家对氢能源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国内产销量同比增长了66.2%和76.1%。2022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的第一年。随着“3+2”格局形成,相关技术不断成熟,专家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稳定增长期。五大城市群在未来四年将推广超过32,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各城市群都有明确了年度推广目标,推广力度逐年加大。

  随着2022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3,626辆和3,367辆,同比分别增长105.4%和112.8%。2023年,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马”。

  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广下,氢能源产业必将迈上新的发展,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未来能源的新方向。随着各大车企陆续推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及乘用车,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是一片蓝海,氢燃料电池配套电源产品作为公司前瞻布局多年的产品,将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车载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井喷式增长,车载电源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得到迅速扩张,为车载电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作为内部能量转换核心部件的车载电源的关键地位越来越突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质量车载电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先进的车载电源能够通过新材料、集成化设计,促进能源密度和转换效率的共同提高,这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的技术加速迭代发展。

  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量,同比增长96.9%和93.4%,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大跨越。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将继续完善产品开发过程和提升验证能力,打造专业的营销团队和产品管理团队,提升供应链水平,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各国的长远发展目标,推广新能源汽车是节能环保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高景气的发展背景下,市场对配套充电桩需求大幅增加,世界主要国家积极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各国家电动汽车生产相关企业及充电桩设备供应企业积极投身到国内充电桩的生产、布局和建设,国内外涌现出一批充电桩生产厂商。

  今年以来,政策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7月7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显示,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站相随、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成充电桩23万个,形成全市平原地区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充电网络。力争到2025年,全市充电桩总规模达到70万个,换电站规模达到310座,平原地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有序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加油站向充电站、换电站转型。推动在“三城一区”等区域建立充电示范区,构建乡镇公共充电基础保障网络,满足农村农民、乡村旅游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022年1至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91.6%,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225.5%。截止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0万台,同比增加99.1%。2022年公共充电站增量为3.7万座,保有量为11.1万座。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爆发式增长。

  2022年4月《电动自行车智能充换电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正式开始实施。据悉,这是全国两轮电动车充换电领域首个政府规范性文件,弥补了相关政策和技术空白,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对充换电柜设备运行参数、电池的充电状态、使用状态、电量、所在场所等远程监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报告期内,国内多个城市已出台地方性规定,进一步对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室内充电进行了明确限制,并加快设置室外的集中充电设施。

  2022年12月30日,国家发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新标准,明确了标准对交流充电控制器、换电柜和充电柜的适用范围,并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试验方法做出了详细规定。该标准是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是有效保障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安全、降低火灾事故概率的重要措施。

  公司具备全套核心部件开发能力的主流设备供应商,同时也为其他充换电柜集成厂商提供充电模块、整流电源、柜控电源等核心部件。公司将不断持续优化产品,拓展市场广度。

  公司新能源业务细分为光储业务和工业能源业务,所涉及产品为分布式光伏产品、单晶炉电源、制氢电源。

  2022年,伴随着国际地缘冲突的加剧,全球能源价格急剧飙升,随着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将进一步催化能源危机从发展中国家蔓延至发达国家。近年来,光伏与储能模式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首要选择,各国均针对光伏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产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和鼓励政策。伴随全球光伏装机数量大幅增长,存量光伏逆变器替换需求释放,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广阔;而具有储能功能的逆变器需求将成为逆变器制造商的新增业绩增长点。

  报告期内,我国就下发多项关于推动光伏相关产业发展的通知及规范,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鼓励通过电力市场购买绿色电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进一步推进光伏产业高速成长。

  近年来,公司大力投入研发,战略布局光储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产品顺利通过CQC认证及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名录;顺利进入国家电投2022-2024年光伏逆变器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产品已经完成全面智能化升级。2023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将实现规模增长。

  单晶炉电源属于工业用大功率开关电源的一个细分需求,主要应用于光伏单晶硅制备领域,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表示,2021至2022年光伏供应链受到冲击,硅料供不应求导致光伏组件价格水位较高,装机需求递延至2023年。随着硅料新增产能产量的大规模释放,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归正常水位,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大幅提升,新增装机需求可达351GW,年增53.4%。随着国内单晶硅厂商全球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单晶硅片的头部企业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拉动单晶炉电源需求量上涨。

  在光伏单晶行业,公司具有丰富的电力电子产品技术研发经验,可靠的生产制造能力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实力。单晶炉加热电源产品凭借稳定可靠、技术指标领先、高效率、低能耗、性价比高等特点和优势,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单晶炉加热电源产品销量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智能疏散系统产品作为公司传统主业产品之一,在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和公民建设等原有行业市场继续保持国内一线品牌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场、高速公路、商业综合体、医院、体育场馆等主要场景,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022年2月14日,国务院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发〔2021〕36号),将“超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石油化工企业等高风险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群租房、生产加工作坊等火灾易发场所;博物馆、文物古建筑、古城古村寨等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场所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场所;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化学储能设施和冷链仓库、冰雪运动娱乐等新产业300832)新业态;船舶、船闸、水上加油站等水上设施”的消防列为十四五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重点。也必将带动智能疏散、消防安全产品行业的稳步增长。

  动力源在二十八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个坚守,两种延伸,三大聚焦”的企业战略:“一个坚守”即坚守“专注电力电子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两种延伸”即延伸“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三大聚焦”即聚焦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三大产业中电能转换与能源利用。

  企业愿景:世界一流企业;电源及能效管理专家;享誉世界的电源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第一:客户价值战略:透过一系列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活动,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公司产品竞争能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第二:核心产品平台战略:以交直流电源整体市场为目标,以核心部件为重点,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手段,构建公司电源行业核心产品平台,通过核心产品的集约制造和推广,为公司争取更大市场空间。

  第三:行业领先战略: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系统化、智能化、可服务性为发展方向,构建公司产品在重点行业的竞争优势。

  第四:服务平台战略:专业的服务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包括专家服务、工程服务和售后服务。通过专业的、快速响应的服务,不断提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

  第五:最优性价比战略:在满足市场要求和产品可靠性的前提下,追求最优产品成本,最优成本设计和最优成本制造要持续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第六:国际化战略:加强市场分析,以公司技术平台和多产品解决方案为依托,通过区域伙伴合作及本地化建厂拓展国际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

  第七:卓越组织战略:以卓越的战略规划计划及高效执行能力为核心,强化过程检核考评,形成公司制度化的选人用人和激励人才机制;积极推进组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以期构建公司永续经营能力。

  2023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一大三高”的经营策略:选择规模化市场,拓展市场效率高、生产制造效率高、效率高的业务,继续深耕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三大战略业务领域。同时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管理水平软实力,内外兼修,提升竞争优势。

  2023年,5G基站、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建设规模必然会较快增长。目前5G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处于投入初期,各类细分场景的需求尚在探索阶段,对于通信电源产品需求形态多样化、智能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对于国内通信电源业务,公司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国铁塔、运营商的集采投标项目,聚焦模块化2.0和组合电源,持续持久的提升整流模块的效率,与客户同行,持续创新、优化产品能效、可用性、可维护性以及智能化程度,解决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稳固运营商通信市场地位。

  同时扩大非集采的市场份额,通过参与省级非集采改造、微站等项目,形成完善的运作机制,定型成熟的有竞争力的非集采产品;积极开拓专网业务,将以48V通信电源、逆变器、光伏模块为主的一体化电源与备电和储能相结合,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实现在铁路、电力、政企等行业的拓展,提升非运营商业务体量;加快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同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在确保产品性能前提下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和产品盈利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供应链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升供应链风险预判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据通信业务单元的盈利能力。

  积极拓展数据中心业务,改善高压直流盈利水平,拓展新客户,积极开拓服务器机架式电源系统、分布式叠光系统等市场,扩大销售规模。积极拓展数字绿能业务,依托通信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和公司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构建“48V-380V的光储直柔系统”,并在基站站点、数据中心、新型建筑开展应用,最终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智能系统配套和产品供应方案。

  2023年,公司在车载电源市场拓展方面要继续积极寻找机会,了解整车厂的实际需求,推出更优质的配套方案,依靠多年的技术平台建设和强大的生产制造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以商用车车载电源产品为突破口快速切入市场,进一步拉动生产制造体系、质量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以高压、双向乘用车车载电源为主要依托,完成DV测试,搭载首要客户进行整车实验。与此同时借助产品优势,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全面进入乘用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重点投资的七大新型领域产业之一,是培育新消费、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低碳绿色环保出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充电桩市场规模仍存在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在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方面,公司基于新一代充电模块和核心控制组件研发成果,持续开发不同场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积极推进新产品上市;并通过新型液冷充电模块及其散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高设备环境适应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在全生命周期维度为绿色出行行业客户创造价值。

  2023年,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公司将继续坚持“液冷引领、风冷超越”的充电模块研发路线KW液冷充电模块的推广力度,同步推进风冷模块配套市场,并优先在整桩自用及国网体系客户进行推广。通过模块、枪线、系统全方位真正液冷应用,实现安全、高效、静音、长生命周期、低(免)维护的产品优势,支持大功率快充站、换电站快速增长需求,满足各类运营商和充电桩集成商的创利诉求和价值体现,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成为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内的主流供应商。

  伴随政府更加严格规范的开展对电动自行车销售、行驶、安全充电的管控要求,在未来3-5年,民用电动自行车的消费模式会有较大转变,车电分离、电池租赁和更加灵活便利的分布式智能化充、换、储一体模式将快速在城市端得到推广,公司具备从电源到主控、平台全产业链条核心部件的供应能力,将持续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服务,满足不同的客户和场景的充换电需求。

  2023年,公司将坚持以解决方案驱动市场拓展,依靠大客户营销和配套合作伙伴提高市场覆盖率,为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行业内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环保的电源解决方案。

  2023年,随着全球光伏装机的确定性增长,存量光伏装机逆变器替换需求的释放,以及受政策推动储能逆变器业务的迅速崛起,驱动了逆变器行业米乐m6向千亿级市场迈进。

  针对光储业务板块。公司优先完善分布式系列产品,提升现有产品功能,同步开展光储一体机产品的开发工作。采取先户用与工商业,再地面电站;先国内、再海外;先民营平台与大型安装商、再到央国企和分销商的市场策略。重点围绕四大平台,两大央企客户进行业务开拓,以央企的业务相关单位及整县业务进行突破。同步围绕民营平台商,五大六小及地方国有能源平台,不断资源积累,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开拓积蓄能量。

  同时,密切关注主要渠道商的情况和市场动态,注入有价值的宣传资源,以保障公司在逆变器在渠道和终端的鲜活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完成并网机器在海外不同地区的认证工作,确定海外产品序列的规划。

  2023年,公司将围绕大功率电源需求,继续深入挖掘增长趋势明显的细分行业,基于企业成熟的电源平台,做好产品规划,以模块平台为链条串起不同行业的需求,做到产品标准化、兼容性强。加深与主设备厂家中的龙头企业和有潜力的企业的合作,稳固关系,随之扩大业绩、共同成长。

  在光伏单晶行业,公司具有丰富的电力电子产品技术研发经验,可靠的生产制造能力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实力。单晶炉加热电源产品凭借稳定可靠、技术指标领先、高效率、低能耗、性价比高等特点和优势,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单晶炉加热电源产品销量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2023年,依据民法典以及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对社会各方的消防责任要求,工信部十四五国家信息规划提出,打造平战结合的应急信息化系统,推进智慧消防救援建设工作。公司会进一步扩大完善消防应急电源和疏散指示产品类型、补全产品认证、加速产品迭代开发过程,提供灯具、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提升电源系统集成开发能力,打造高效联动的智慧应急体系。公司借助动力源消防应急电源市场影响力,构建智能疏散系统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渠道销售和大客户销售模式,并在火灾报警企业、电气成套企业、消防公司开展配套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最终构建智能疏散系统产业链。

  随着经济复苏的逐步到来,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也将迎来全新篇章。2023年,公司在继续贯彻落实本地化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加快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全面布局、细化业务、丰富手段、积极拓展,加速构建全球营销能力平台、真正实现本地化覆盖,大幅提升客户体验、持续扩大品牌号召力,支撑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

  区域拓展方面,公司将聚焦欧洲、非洲、拉美等重点区域,重构营销队伍、增加拓展投入,谋求更大突破与发展。同时,在欧洲区将持续推进大客户经营策略,增加大客户拓展投入,创造更多大客户突破机会,为海外业务的规模化增长贡献力量。针对东南亚、南亚等成熟区域市场,继续深挖市场潜力与机遇,丰富产品解决方案,增加客户粘度,实现区域市场更大增长。此外,针对不同区域特质,结合业务生态,公司将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为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有条件的区域市场,将陆续成立子公司,打造高效、成体系的本地化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拓展方面,持续投入开发优化领先全球的电源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提升电源产品的行业竞争力,为更高客户价值、更高市场份额、更高市场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将聚焦三大业务方向。在通信电源业务领域,公司将持续夯实通信电源业务发展基础,扩大主流区域市场范围,巩固主流供应商市场地位,尽早实现全球网络全覆盖,在通信电源领域实现稳扎稳打稳增长,并以此为基础,进入行业前三。同时,随着海外平台化趋势日益成熟,公司将以海外营销平台为依托,全面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光储及EV业务,力争实现快速突破。光储业务方面,公司将以现有光储产品为依托,逐步提升系统集成能力,为光储业务快速可持续发展练好内功。同时,通过参加光伏展会、拜访目标用户、组织业内推介会等形式,逐步打开市场拓展的突破口。EV业务方面,公司将以现有液冷风冷充电模块、充电桩、换电柜、氢动力产品、辅驱电源等产品为依托,积极构思集充换电、车载电源于一体的产品战略,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业务合作模式,助力新业务快速增长。

  2023年,迪赛子公司致力于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效、高可靠性、智能化和有竞争力的电源产品与供电系统解决方案,继续秉承“精品、聚焦、提效、提速”经营策略,力争2023年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2023年,迪赛子公司采取平稳发展的方针,强化项目盈利评估,加强新项目盈利能力评估,对项目费用预算及目标成本加强管控,提升项目盈利能力;加强市场营销能力,拓展公司电源产品业务应用领域,深挖现有重点目标市场行业客户细分市场需求机会;在光纤激光器电源、新能源等新行业市场拓展项目需求,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研制系列化高功率、高效、数字化控制模块电源。加强与科研机构、著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确保公司技术领先优势。扩大公司智能制造能力,提高产品制造质量水平,培训和吸引优秀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实现公司人力资本的全面增值,保证企业良性运转。

  2023年,公司电源研究院将依托雄厚的平台技术储备,梯队化人才队伍,以及高效灵活的IPD产品管理体系和流程,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完成安规平台建设,规范前期安规设计、提升正向设计能力,同时进一步精进、完善技术平台,在功能安全、AUTOSAR、ASPICE、可靠性设计、验证等方面做出突破,达到业内一流,为公司输出高可靠车载电源产品保价护航。通过新品开发、平台能力建设、技术的积累,能够持续为公司输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2023年,公司中试平台将围绕公司重点经营项目,加强可靠性和可制造性验证,快速高效实现开发成果的规模化生产。

  (1)加强检测技术平台技术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各业务线产品、重点元器件的测试用例的修订、增补工作,持续推进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加速验证工作的研究和实施,稳步提升EMC整改服务能力与整改效率。完善电源产品自动化测试平台,向车载电源、光伏逆变器领域拓展自动测试能力。增强平台管理能力,持续开展测试输出文件评审工作,完善岗位职责与专业划分,注重员工的培养,构建专业、成熟、稳定的测试团队。

  (2)提升工艺技术平台技术能力建设,全面落实新产品验证体系,实现与安徽工厂无缝对接;提升工艺管理能力,优化工艺细节落地执行,合理配置工艺技术人才,成立专项重点工艺技术攻关团队;提升工艺装备能力,结合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对现有老旧设备改造,配置新能源产品专用线,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从工艺设计、工艺创新和工艺研究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在新产品验证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和智力成果,提高生产效率。引导工艺创新精神,敢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现代科技成果,开展工艺研究。

  (3)增强装备开发技术平台能力建设,开发多机种燃料电池变换器柔性自动调试老化系统,应对燃料电池变换。在自研氢燃料电池变换器产品调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配置,开发适合多功率范围,不同氢燃料电堆工况的燃料电池变换器自动调试老化系统,合并电力供给及回馈、冷却环境、红外热视觉自动计算评估等功能的产线配套检测环境搭建,满足多机种混线柔性生产的产品品质保障要求。

  2023年,公司质量部将继续采用以过程方法为主,结合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管控思维,持续优化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强化特性管理管控过程,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在需求分析及研发阶段,强化产品特性识别,构建对应的功能验证点,充分验证过程参数有效情况,落实制程中的管控;完善“研发产品特性与过程特性开发”的有效衔接机制,并辅助以流程图、控制计划等科学工具,通过过程特性参数的实时监控,达到预防的目的,有效保证量产产品质量。在生产端基于过程特性及实际产线情况,设置过程确认点,及时识别、纠正失控状态,提升产品质量。在产品认证方面,拟新增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隔离型DC/DC模块、变换器CE认证,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国际认可度,推动公司产品高质量发展。

  2023年,安徽动力源作为公司的生产基地,将坚持“稳定+提升”的生产运营策略。其中,生产运行系统稳定是稳健经营的基础,而生产系统能力提升是稳健经营的驱动,只有在双轮的驱动下,才能提升公司的核心生产能力。在稳健经营层面,识别关键岗位,提升关键岗位技能,建立考评及政策激励制度;切实落实好管理制度及业务运行流程;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性,把握好供需平衡关系;维护管控设备的日常运行。在能力提升层面,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导入运行MES/WMS,持续优化SRM和调料系统IT化,极大提升生产运作及生产管理效率。以车载电源产品转产、自营韩国客户与MES生产执行系统为契机,提升产品生产加工品质保证能力,优化工艺标准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管理人员业务专业化能力。将精益理念导入夯实生产工艺操作标准,简化加工作业流程,评估实施通用自动化加工设备,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中的电子设备制造业,通信、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充电设施、光伏发电等系电源行业重要的下游产业,均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行业。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上游电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转型期,增速放缓,且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多样。宏观经济的波动将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本公司未来业务增长带来不确定性。未来,如果国家政策对相应行业的支持发生重大变化,将使得市场需求呈现较动,若公司的经营战略无法适应行业政策的调整,则公司销量、价格及经营业绩将面临大幅波动的风险。

  经过二十八年的持续研发与创新,公司凭借专业技术、产品、项目实施经验、品牌及服务等优势在多个细分市场占据了有利份额,并成功拓展了海外市场,但由于各细分市场竞争充分,产品迭代较快,竞争亦相对激烈。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现有的技术领先、品牌和成本优势,保持原客户并获取新客户的支持与信任,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后于竞争对手,从而使得公司业务增速放缓、市场份额缩减,进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以及细分市场动态、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以及时跟随行业变化,并且战略布局新兴产业,推进多元化发展,抓住市场机会,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的技术研发,形成了以数据通信、绿色出行、新能源三大应用领域为核心的产品及服务体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更迭变得更快,电源行业整体呈现模块化、数字化、高频化、节能环保化的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内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都使得业务发展也随之变化。作为自主研发的科技型企业行业认证,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合理、持续地加大研发投入,并及时准确地把握行业内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实现产业化获得市场认可,将难以维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影响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为此,公司时刻关注技术的变革和更新,不断出台政策来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通过研发中心建设,打造一流实验室,提升产品的研发水平,确保公司产品的技术领先性。

  通过多年经营,公司确立了聚焦于数据通信、绿色出行和新能源三大核心产业的战略方向。通过产品多元化、业务模式多样化,使得公司资产和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稳定增加。随着公司不断拓宽新的业务领域和行业,销售渠道拓展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公司在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不能实施更有效的措施,使得效率提升,风险可控,不能有效的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实施有效的人才计划,将会面临运营和管理风险,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内部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来提升运营效率;通过绩效考核和人才激励计划等来调动人员积极性;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流程等来控制风险,确保公司稳健经营。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7.92亿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30.50%,可能存在不能及时回收的风险。由于公司产品主要客户为全球通信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等大型通信类企业、各地地铁公司以及国内大型建筑工程承包商等,合同能源管理类客户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安全性较高,整体的回款风险较低,且公司已按照会计政策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但仍不排除个别客户由于支付能力和信用恶化导致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持续推出的创新产品乘用车车载电源、光伏逆变器、功率优化器、大功率一体(分体)液冷式充电桩等,虽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但如果公司未来在新产品技术及市场需求的把握、关键技术及重要新产品的研发、重要新产品方案的选定等方面不能准确判断并做出正确决策,公司未能及时实现研发技术创新,则公司将面临市场份额减少、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因此公司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新产品市场推广工作,全方位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规模销售。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频发,美国通过加征关税的手段,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以降低对中国贸易逆差。公司部分原材料从海外进口,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从而引起全球贸易环境产生变化,而公司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则可能给公司造成供应链的波动性加大、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上升等现象。针对供应链尤其是芯片短缺的风险,公司将国产化芯片替代工作定位为主要任务,与相关国产企业战略会晤,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实现全面化国产替代。

  随着公司出口销售额不断增大米乐m6,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及海外销售区域所在国汇率政策发生较动,可能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全球市场,有序推进产业布局,提升全球营销、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影响力,随着公司境外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外汇收入也将进一步增加,公司将寻求风险对冲手段,公司将积极采用合理的避险工具和产品,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友情链接
米乐m6

关注米乐m6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18-2023 米乐m6(中国)官方手机版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蜀ICP备18022979号-1